close

經過作者同意轉貼,分享給blog讀者。本期內容為加減碼相關,我只能說作者很專業,希望能有更多的好軟體跟大家分享。

 

 

此篇幅將探討的主題:

1. 延伸資金控管法-加碼
2. 加碼效果分析-資金準備度
3. 不同口數下的績效分析

前四回的雙周報,提到了一個最基本的策略開發SOP,如果能遵循SOP進行開發,接著遇到的瓶頸就會在於-「資金控管很緊」,因為,依照凱利方程式計算出的資金準備度通常都不小,能使用的槓桿也會更小(除非您的策略效率很高),這種槓桿通常會讓人很失望,甚至想要放棄期貨市場,接下來的雙周報會連續好幾回介紹各種延伸方法,可以更安全的放大槓桿,更有效的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延伸資金控管法-加減碼

加碼是投資老手一直在使用的技巧,尤其是主觀交易更常見,而在機械化的交易系統中,筆者還是建議能找到單口正期望值的系統再進行加碼的進化,簡單列出普遍常用的加碼方法:


(1) 突破加碼法:當盤勢突破某些型態或是盤整區間。

(2) 波動度加碼法: 當獲利大於N個波動度後,進行第二次加碼。

(3) 固定點數加碼法: 第一次進場、第二次進場、第三次進場都相隔固定的點數。

(4) 訊號再出現法:某些系統中,當一個方向的訊號出現通常不會只有一次,當出現第二次、第三次的時候加碼進場。

(5) 減碼法:與加碼法不同的是一開始先下滿,再逐步出場。

 

更複雜的還有很多種變化,某些系統會給予特定條件出現時進行加碼,方法太多列舉不完,有興趣可以去各大網站尋找資源。

 

加碼到底有沒有好處?其實這個答案見仁見智,有些人是基於習慣跟信念,有些人卻覺得效果不大因此不必要,兩種觀點都有人賺到錢,但兩種觀點也多的是賠掉不少錢。以順勢交易來說,加碼的好處是第二次、第三次的加碼都是在趨勢更明確的時候進場追價,但成本卻更差了;而逆勢交易的加碼即是攤平,成本一次比一次好,但有可能會癱瘓在大趨勢中。因此加碼對單口期望值或是勝率的提升,並無決定性關係,如果有人提到他一直以來靠的是加碼賺錢,是否代表他試單的那一口效率不高呢?如果試單的那一口效率不高,那乾脆別下試單那一口而改從第二口開始下就好了,更何況第二口的交易次數還比較少,甚至可以更有效過濾雜訊,減少過度交易的狀況。

加碼的效果如何沒有絕對,但為什麼要這麼做?筆者在這邊整理出加減碼方法在績效以外的「通則」-加減碼是用簡單的方法以讓資金控管再提升

用科學的方法將每一口訊號都拆開來比較分析會較清楚,筆者提供以下的範例,加碼策略是當訊號第一次出現時進場第一口,再次出現時進場第二口,再將第一口跟第二口拆開成兩個單口策略與加碼策略進行比較(怎麼將加碼拆開各別跑出訊號,筆者是在MC平台做的,有點技巧在此不多贅述,有興趣或是夠技術的讀者可以自己試著做)。

 

以上是逐筆損益的擷取,第二次進場一口單(2)比起第一次進場一口單(1),勝率跟獲利因子都還要高一點但是總損益少了一點,而加碼兩口單是把兩個系統合併起來總損益是相加,勝率、單筆期望值(策略經理人有除成方便比較的單口)、獲利因子都幾乎是介於第一次跟第二次之間,這樣看起來似乎不需要加碼,直接給第二次進場兩口單不是更好嗎?

加碼的效果是否明顯?以策略經理人的功能提供分析會是較客觀的。

 

以資金準備度的角度 觀察加碼

 

筆者在第一回的雙周報有提過在比較策略的部分盡量採用逐日損益去做比較更為客觀原因在於每個策略每筆單抱的時間不固定很難有準則,逐日損益就像個尺規將策略重新劃分績效,筆者在做資金準備度的分析時也習慣用逐日,在加減碼的分析更顯得重要。


 


 

第一次進場一口單的每日期望損益(1836.4)比第二次進場一口單(1729.48)的每日期望損益還要高原因很簡單第一次進場持有部位的時間比較長如果等到第二次才進場會有較多時間是空手;也因為有空手所以資金準備度第二次進場(487207.77)比第一次進場(553908.64)還來的少,而加減碼很神奇的關鍵點是,利用空手的時間換來的彈性

 

繼續研究下去,那我每個資金準備度可以換到多少期望值?那就把每日期望損益除以基本資金準備,代表單日投資報酬率,筆者用計算機按出(1)=1836.4/553908.64=0.3315%

(2)=1729.48/487207.77=0.3588%。結果還是第二次進場比較好,那很奇怪,我想要下兩口單的話,為什麼不乾脆直接下第二次進場就好,第一次進場我可以捨棄不是比較簡單嗎?

 

接下來我們看第二次進場加碼兩口單的狀況:


 

用同樣的方法直接列表比較

 

第一次進場一口單

第二次進場一口單

加碼兩口單

最大口數

1口

1口

2口

純益

5,174,800

4,874,000

10,048,800

每日期望損益

1836.4

1729.48

3565.87

基本資金準備

553908.64

487207.77

990379.06

單日報酬率

0.3315%

0.3588%

0.3601

 


如果您想要下兩口單
,直接從表格做處理,把第前兩行一口單的系統都直接放大成兩口單日報酬率也是相同的結果


 

第一次進場一口單

第二次進場一口單

加碼兩口單

最大口數

2口

2口

2口

純益

10,349,600

9,748,000

10,048,800

每日期望損益

3672.8

3458.96

3565.87

基本資金準備

1107817.28

974415.54

990379.06

單日報酬率

0.3315%

0.3588%

0.3601

 


如果您的加碼策略屬於有效率的話可由此知道
加碼後的單日報酬率還是比第二次進場有所提升,準備的錢只要多一點點就能獲得更大一點的獲利,這樣的加碼方法確實有效果存在。

 


不同口數下的績效分析

策略經理人內建了另一個功能是可以比較不同口數的績效


 

這個功能主要是比較變動口數的系統在不同口數時的效率原理很簡單,把不同口數的區間切開來分別作損益即可,但因為交易成本並非等比成長,例如一口變成兩口時也只下了一次單,所以這邊的績效分析不考慮交易成本,直接比較的是「效率」,也就是單口期望值。

 

單口期望值=總績效/(總筆數*倉位口數絕對值)

如此比較的用意是,不同的口數都能調整成同一個基準點做比較進行分析。

將上面的範例策略用此方法做分析,可分為四種倉位-多1、多2、空1、空2,其中多1跟空1的狀況是第一次已經進場一口但第二次還沒進場的區間:


 

以此策略來說其實在加碼到兩口(多2空2)後的單口期望值比只存在一口時還要高上很多更直接點可以知道乾脆到第二次進場再下單算了



另外許多人在做加碼時很容易有錯覺認為加碼確實賺比較大但他卻忘了考慮到其實他在加碼時本身槓桿是比較大的在策略經理人的槓桿分析」功能也是利用類似倉位切割的方法將不同倉位的區間切開,此槓桿分析的功能好處是可以還原槓桿放大的現象作比較分析,右下角的報酬率/槓桿即是將每筆倉位績效的報酬率除以槓桿做還原的動作是個較客觀的分析指標,如此我們將回測績效的槓桿分布(0.8~4倍)拆成兩個區間做比較,區間(0.8-2倍)以及區間

(2-4倍)再依照區間起始時的槓桿做排列此策略的歷史回測槓桿總分布區間由

(0.8~4倍)


第一個是0.8~2倍,會座落在此範圍通常是口數較小的狀況:


第二個選取2~4倍的範圍,會座落在此範圍通常口數較大:


 

由以上兩圖可了解,此範例加碼下去確實賺得比較兇1.02%>0.25%),所以並不是槓桿放大的錯覺(與倉位績效不同的是槓桿分析多了個干擾因素商品價位也會影響槓桿要稍加注意)。



結論

本回雙周報探討利用策略經理人做加碼分析的方法,畢竟在資金有效運用的層面上這是最簡單的方法,但最根本的獲利因素還是在原始訊號是否有正期望值,另外也由於加碼是屬於較簡單的方法,其分散風險的程度有限(所有倉位都會是同方向,僅利用空手做彈性運用),筆者在此將延伸強化資金運用效率的層次做個簡表,未來的雙周報將會繼續介紹:

 

 

方法

特徵

優點

限制

層次0

單口數

僅代表多空方向

不用考慮口數

需要的資金最大

層次1

加減碼

同樣訊號做口數遞增遞減

實作相當簡單容易,資金使用效率可更提升一些

僅有單方向、分散風險程度不大

層次2

多策略

利用不同訊號的獨立性組合成

資金效率使用更佳,損益較穩定

1.每個策略都需要正期望值才能有效

2.同一市場還是有系統風險存在

3.策略之間相關性不能太高

層次3

多市場

利用不同市場做分散風險

不同市場特性皆有差異,分散風險效果極佳

1.進入門檻高(資金、帳戶、報價服務、下單服務、交易時間)

2.不同市場的特性差異大,因此同一個策略很難在全世界所有市場存活

3.若不同市場要分別開發不同策略的成本較大

4.難度在於挑有效市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enschair 的頭像
    wenschair

    程式交易≠Holy Grail

    wenscha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